第A06版:A06
本版标题
  • 中非合作应对疫情与气候变化

  • 推动中非合作行稳致远

  • 中非合作模式基于共同利益

  • 中非关系:互惠互利、达成共识、面向未来

  • 积极分享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验

  • 新时代中非合作:机遇和挑战

  • 新时代中非合作:机遇和挑战

  • 新时代中非合作:机遇和挑战

  • 新时代中非合作:机遇和挑战

· ·

中非合作应对疫情与气候变化

◇彼得·卡格万加(Peter Kagwanja)

  李玉洁/译

“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与非洲在平等、相互尊重和双赢的伙伴关系原则指导下,已经共同走过了几个世纪。2021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65周年,双方有信心在21世纪携手走得更远。2000年,中非创建了中非合作论坛,成为双方就发展和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强有力对话的平台。2021年11月29—3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塞内加尔达喀尔举行,围绕深化中非伙伴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讨论了中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等议题。

逆境孕育着机遇。疫情的发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破坏性影响,以公开的方式考验了中非合作,同时也为中非深化团结与合作提供了机会。中非团结抗疫是中非合作论坛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抗疫需要各国秉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并以科学为指导。各国应放弃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专利,以确保疫苗在非洲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弥合免疫鸿沟。团结抗疫需要大量物资来遏制疫情,除了此前中国已实施的对非援助外,中国将再向非方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4亿剂以中国企业与有关非洲国家联合生产等方式提供。这项举措有助于非洲联盟实现到2022年60%非洲人口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单个国家为帮助非洲战胜疫情而实施的最大规模的疫苗援助计划。此外,中国还将为非洲国家援助实施10个医疗卫生项目,向非洲派遣1500名医疗队员和公共卫生专家。来自中国和非洲的信息是明确的,疾病不分种族,是人类共同的威胁。因此,要在全球范围内严厉谴责基于新冠变异毒株的非洲种族污名化,谴责在疫情形势下搞新的种族隔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