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料研究的探索与展望
◇肖索未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等现象的出现,“照料危机”成为一个显性的社会议题,也涌现了大批学术研究成果,包括前沿理论视角的引入和本土经验研究的探索。本文简要回顾近期我国照料研究领域的新进展,以期为今后的学术探索提供借鉴。
“照料”宽泛地指维持人们日常生存以及代际更替的工作或活动,对应英文Care一词。在不同理论脉络里,学者往往采用不同的“概念”或赋予Care不同的中文翻译。例如,政治经济学常用“社会再生产”的概念,医学人类学多用“照护”,女性主义经济学或劳动研究多用“照顾”或“照料”,而伦理学领域多用“关怀”。
多重理论视角反思照料价值
随着“照料危机”的全球蔓延,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重回公共视野并持续发展。再生产理论源于政治经济学的脉络,将生产与再生产之间的张力视为资本主义的根本性矛盾之一,剖析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再生产关系的边界划分及管理。该脉络下的研究长于从宏观角度分析特定社会体系下的再生产政治及其历史流变。例如,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体制的分析,指出在男性主导的资本、国家、劳工运动的运作下,社会再生产在工业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自由主义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