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A07
本版标题
  • 提升基层政府事权承接的有效性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指向

· ·

提升基层政府事权承接的有效性

◇叶贵仁  蔡蓥卉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推进,镇街“经济发展迅速、土地面积大、常住人口多”等特征凸显,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面临巨大的挑战。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强调“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放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得见的(镇)管不着,管得着的(上级职能部门)看不见”的难题,但也产生了基层“接不住”“不愿接”等新问题。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放权过程中的事权划分,缺乏对事权承接的关注。以基层政府事权承接为切入口,探究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承接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事权过度下放比较突出。

首先,事权过度下放导致基层权责失衡。上级政府将大量事权赋予镇街,看似权力“迅速扩大”,实则是管理责任增大。例如,2019年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赋予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部分县级行政职权的决定》,赋予经济发达镇325项县级行政职权。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往往以放权数量作为评估改革的首要指标,致使基层政府承接失效。如近期调研显示,镇级质监站在改革后需要承接特种设备监管、电梯监管、锅炉等400多项专业性极强的执法任务,但承接能力有限,导致短期内部分事权被悬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