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A11
本版标题
  • 印尼乡村卫生治理的实践及意义

  •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印尼主流媒体对华认知

  • 深化中国印尼合作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 ·

印尼乡村卫生治理的实践及意义

◇马利萍

从20世纪后期开始,卫生和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议题。在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卫生与贫困、发展问题常常联结在一起。在某种意义上,乡村卫生治理不仅是考察一个国家卫生体系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一个维度和实现乡村发展的基本条件。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社会现象,除了收入维度,还包括许多非货币的维度,如教育、营养健康、住房以及卫生服务的获得等。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牛津贫困与人类发展中心(OPHI)提出的全球多维贫困指数(MPI),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三个维度的10项指标来测量贫困。健康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致贫机制中的重要内生因素,它是一种能力剥夺,即民众参与医疗、卫生保健和享受基本卫生服务机会的丧失,进而造成收入减少和贫困加剧。

一般而言,相较于城市地区,由于受地理、社会经济、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乡村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家庭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公共卫生服务、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等资源十分有限,从而增加了乡村贫困人口感染疾病的风险。贫困容易滋生疾病,健康卫生问题或营养不良又会加剧人们的贫困,进而陷入“贫困—疾病—贫困”的恶性循环,甚至发生代际贫困。因此,卫生治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削减贫困等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条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摆脱贫困的基本前提。20世纪90年代以来,贫困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