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文学的研究价值
◇白阳
波黑文学的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视域宽广,艺术成果丰硕;多文化的融合为文学创作奠定了独特的呈现基础,战争纷乱、政治变迁赋予其鲜明的作品主题。波黑文学不仅是该地区社会现实及民族心理塑形的重要艺术形式,还是波黑人民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
早期波黑文字的使用与斯拉夫各国文字的使用相似之处较多:9世纪,波黑地区已使用格拉哥里字母撰写史料,并将祈祷书内容由希腊语译成古斯拉夫语。11—12世纪,在护木地区出现了迄今最早的波黑文字范式,该字符继承了早期拉丁和希腊字母的部分写用特点。12—13世纪,波斯尼亚出现了“责托—护木语言流派”,其文字拼写法与格拉哥里字母相似;在波黑地区现存的“新约”及其古语朗诵本中清晰呈现了该文字的撰写规则。
中世纪波黑文学除宗教作品和国书典册外,出现家谱、年表等实录体裁;碑铭亦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遗产。波斯尼亚现存十余份由统治者及当时显贵撰写的公文。其中,最早的为1189年波斯尼亚国王库林撰写的国书,反映了波斯尼亚官方文牍的形成、发展,亦佐证了当时波黑尚未出现真正意义的文学创作。13—15世纪,古波斯尼亚基里尔文字成为文献记述的主要语言,用于法典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