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赋能高校思政教育
◇张洋 郭文娟
大学生是最为活跃、最为广泛的新媒体受众群体,他们利用新媒体更加快捷地获取信息、知识,同时也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带来的消极影响。新媒体既给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支持,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要直面回答的问题。
创新教育阵地
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
创新教育阵地,就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抢占云端高地,将思政教育从线下延伸至线上,打造更受学生欢迎的思政教育载体。
一要加强思政教育网站、App等云平台建设。微媒体”的广泛流行对传统网站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微媒体”却替代不了网站更为稳定的阵地功能和形象功能。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学校主页,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专题网站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主窗口和资源素材库,在形象设计、栏目设置和内容选取上,既要坚持主流价值导向,又要坚持“了解学生、贴近学生、融入学生”的路径选择,还可以让学生团队参与到网站的建设和管理中来,从而提升网站的亲和力。高校还可以专门开发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个性化App,App应坚持教育性与服务性相结合。一方面,设置思政教育固定栏目,经常推送相关文章、视频等学习材料,推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开发推广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线上活动;另一方面,开设成绩查询、活动资讯和咨询服务等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功能,让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增加用户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