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流芳润万物
——周善甫先生及其文化贡献
林疑今:汇通中西的文学翻译家
先贤之德润无声·冯至
天雨流芳润万物
——周善甫先生及其文化贡献
天雨流芳润万物
——周善甫先生及其文化贡献
天雨流芳润万物
——周善甫先生及其文化贡献
◇木基元
周善甫(1914—1998),名樊(又名凡),以字行,纳西族,丽江古城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被学术界誉为“一代哲人”。1933年,考入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因家贫辍学,辗转丽江、红河等地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周善甫培养了大量人才,桃李遍及海内外。
周善甫出身于书香世家,一门六代直系有数十人都是教师,为云南边地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极为罕见。其祖父和父亲都是清末举人,祖父周兰坪创办了云南省历史悠久的石鼓两级小学堂,是云南兴新学的先驱者之一。其父周冠南为纳西族第一位留日学生,加入同盟会积极参加活动,回国后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周善甫多才多艺,青年时代与其胞兄、画家周霖被赞誉为“玉龙双璧”。
1986年,周善甫从个旧二中高级教师岗位退休回到昆明,此后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12年间,他撰著出版了《简草谱》《春城赋》《善甫文存》《骈姆词辩》《大道之行》《老子意会》等百多万字的思想性论著,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