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A08
本版标题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新在何处

  • 数字社会法治秩序兴起的三个面向

  • 外语院校助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 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 5、一句话点评

· ·

外语院校助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石佑启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要求高校“提升话语体系创新能力,推进学术话语的大众传播,强化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构建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话语体系”。外语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因其异域性、跨文化性的学科特征和丰富的外语人才资源,在中国早期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往往扮演着“先导者”和“引入者”的角色。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从“世界走近中国”到“中国走向世界”,外语院校亟须研判新形势、探索新路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研究阐释、翻译推介“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在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是以多元比较视角,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根据《行动计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这一总体思路为我们指明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着力点。首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问题和中国实践作为学术话语构建的出发点。敢于从西方的既定理论中“跳脱”出来,扎根中国大地,在波澜壮阔的时代中发现“真问题”,构建“真理论”。其次,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经典作为重要的理论和思想源泉。既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助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吸纳借鉴多元文化精髓,丰富充实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最后,加快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针对人类社会面对的共同问题,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方案、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