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的时代价值与文化意义
◇蒋述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报告在第十部分专门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了阐述。这些重要论述为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文学以倡导生态理念、激发读者的环保意识为创作旨归,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
表达生态保护理念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的。人类怎样对待自然,自然也会做出相应的回报。自然万物与人类的生命休戚与共,与自然共生共存是一种现代的文明态度。在古代社会,人类善待自然,与自然为友,是很自然的事情。那时候,人类尊重自然的节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生存繁衍。但西方从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尤其是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人类为中心的理念逐渐取代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人是万物的中心”的理念使人类开始无休止地开发自然、改造自然、剥夺自然,以征服自然为荣。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