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A06
本版标题
  • 上古舆地文献的两大体系

  • 四川何以为﹃蜀﹄

  • 分合与演进:魏晋南北朝地理文献的形成与体系

· ·

分合与演进:魏晋南北朝地理文献的形成与体系

◇徐成  杨计国

近人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著录魏晋南北朝地理文献不下300部,然隋书·经籍志》列唐初所存魏晋南北朝地理文献128部,尚不及张著所列之半数。至《旧唐书·经籍志》所载开元内库书目,见存魏晋南北朝地理文献65部,仅及唐初之半。迤至今日,魏晋南北朝地理文献尚存专著有《水经注》《洛阳伽蓝记》《佛国记》,单篇有《续汉书·郡国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其余已大体亡佚,可谓百不存一。

魏晋南北朝正史地理志的形成

从严格意义上讲,历代正史地理志都不能算作“一手资料”,《续汉书·郡国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亦然。但除了详略之别外,此四《志》对相关资料的辗转利用却存在较大差异。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于河南尹条下自注永和五年(140)户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据此“疑郡国建置亦据此年”,“盖司马氏偶得永和之籍,遂据之”。此论已成学界共识。魏收《魏书·地形志》“序”明载关东地区依武定,关西地区据永熙绾籍。这不仅交代了《魏书·地形志》所示区划的标准年代,更明确了所载区划隶属、政区沿革、山川城邑、户口数据等信息都源自户籍档册。所以,《魏书·地形志》没有引用其他任何地理文献以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