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本版标题
  • 生物文化方法促进人与自然关系

  • 3版  图片新闻 VCG31N1247089486

  • 灵活用工制度有利于提高生产力

  • 人工智能辅助破译巴比伦文本残片

  • 工业就业变化影响可持续发展

  • 《发明与创新:炒作和失败简史》

  • 数据呈现形式左右预期判断

  • 《发明与创新:炒作和失败简史》

  • 3版  图片新闻 VCG31N1247089486

· ·

人工智能辅助破译巴比伦文本残片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据德国慕尼黑大学官网近日报道,该校亚述学研究所古代近东文学教授恩里克·希门尼斯(Enrique Jiménez)和他的团队自2018年开始对现存的巴比伦楔形文字板进行数字化整理。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希门尼斯等人一共匹配了22万个文本片段,并计划在2月与公众分享该数据库。

与所有巴比伦文学一样,《吉尔伽美什史诗》以无数泥板碎片的形式保存下来。自从楔形文字在19世纪被首次破译以来,学者已经把2/3的史诗文本修复到可读状态。希门尼斯表示,整理巴比伦文本残片需要巨大的人力投入。学者需要转写楔形文字,对比各自的抄本,辨别出哪些文本属于同一部作品,最后再填补文本空白。现在,希门尼斯团队的巴比伦文本残片数据库已经攻克了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的书写系统,能够轻松地找到文本碎片所处的上下文位置。未来,该数据库的算法还将自动识别和转录照片中的楔形文字,提高巴比伦文本的修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