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A08
本版标题
  • 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的文献挖掘与学理阐释

  • 换图

  • 导语

· ·

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的文献挖掘与学理阐释

彰显城市建设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

薛小平:近年来,您和您的团队潜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文献挖掘、整理与研究”,作为这一项目的首席专家,请您谈谈该项目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刘吕红: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城市建设,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建设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引擎。我们这一课题主要聚焦于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城市建设历史创造“实践成就”之上高度自觉性、自主原创性的“思想成果”,在彰显着城市建设“中国特色”的同时也展现着城市建设“世界意义”,这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

第一,从思想生成的根源来看,实践孕育思想,思想彰显时代,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全国人民在艰难困苦、不懈探索、持续创新中开展了丰富样态的城市建设实践,取得了辉煌卓越的历史成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开展以接管、建设和规划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实践,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重点发展工业城市,着力推进“三线”城市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建设实践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展开,恢复并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逐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建设实践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为目标,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城市在数量扩增和质量提升上都有显著变化,中国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7.3%发展至现在的65.22%,创造了城市美好生活。这一波澜壮阔、成绩斐然的发展进程既无先例可循,也无经验可鉴,是党带领团结全国人民顽强拼搏、披荆斩棘不断创造重大成就的城市建设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优势显著、特色鲜明的中国城市之路,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城市建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