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本版标题
  • 国际关系理论的对策价值依然存在

  • 国际关系研究为什么要兼收并蓄

  • 国际关系研究需重视文风建设

· ·

国际关系研究需重视文风建设

◇王明进

文风是作者在撰写文章时运用语言文字的风格,既可以体现在文章内容方面,也可以体现在文章形式方面。透过一个人的文风,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治学态度、价值观念、工作作风和思想状态。重视学术期刊的文风建设,关乎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事关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因此轻视不得。文风是作者的行文风格,也体现出学术期刊对作者的规范性要求。期刊编辑参与文稿的编辑创造,编辑不是所刊登稿件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甚至“引领者”。因此,学术期刊与所刊载论文的文风亦有着难以割裂的关系。

国际关系研究的文风问题

作为一名国际关系学术刊物的从业人员,笔者认为,当下国际关系研究的文风受到外部环境和作者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论文篇幅冗长,缺乏原创性思想,甚至有背离学术初衷的倾向。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首先反对的就是长而空洞的文章,斥其为“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文字需要一定的篇幅。但是,近年来,国际关系类期刊论文的篇幅越来越长,有的期刊要求论文篇幅不得低于25000字,有的要求不低于30000字。有些期刊原来每期能够刊发10多篇文章,现在每期只能刊发5篇左右。在学术界发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这种做法实际上压缩了学术发表的空间,伤害了学术共同体的利益。同时,一些论文为了增加字数,添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数据和例证材料,导致原创观点少,思想性缺乏。这种现象对学术期刊发展和学术共同体都是有害的,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创新和良好学术环境的养成。更为重要的是,它背离了办刊的学术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