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资讯
本版标题
  • 深挖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 简讯

  • 简讯

  • 简讯

  • 图片报道

  •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使命

  • 城市发展与美好生活关系密切

  • 加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

  • 关注中国医学社会学发展

· ·

加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

朱羿

本报兰州7月4日电 (记者朱羿)7月4日,“兰州市融入 ‘一带一路’文化长廊建设国际智库论坛”在甘肃兰州举行。与会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为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带来了非凡的经济贸易往来。同时,还要着力发挥“一带一路”文化长廊的文化桥梁作用,大力推进教育合作。

与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的实施,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交流更为密切,为各种优秀文化及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理念的传播提供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与契机。要通过“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使沿线各国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汉语在吉尔吉斯斯坦越来越受欢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资政智库“谢列普”研究员阿拉波娃·古尔娜拉介绍,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在教育、人文领域的合作已取得较大成就。据了解,为扩大教育和文化领域的互动,吉中双方还将为对方专家提供使用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进行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工作等条件。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曹进表示,文化是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润滑剂”“催化剂”。汉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受欢迎就是例证。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文化长廊的文化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倡导大力推进教育合作,着力加强各国、各领域、各阶层的交流交往,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