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划时代意义
◇李国强
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华夏儿女对小康的向往与追求赓续不绝。先秦时期,古代先民就有了初步的小康意识。《诗经》记载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在借痛陈民生疾苦,以规劝执政者体恤民情。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历代先贤对小康概念进行了不断阐扬,展开了更多想象。
“小康”的内涵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丰富,并超越了社会生活层面,被赋予更为多样的政治文化含义。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把“小康”描述为仅次于“大同世界”的社会模式。至西汉,小康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被视为政治清明的代名词。唐宋以降,人们关于小康的理念进一步发展,全唐文》所阐述的“小康”是整体社会状态实现良性运行的体现。历经沧桑岁月,小康”内化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美好愿景,成为传统中国对理想文明秩序与道德规范的至高追求,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求救亡图存、富国强兵之道。洪秀全等人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传统理想型小康社会。康有为等人提出融入近代改良思想的“君民共主”型小康社会构思。孙中山基于“民生主义”提出包括“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等在内的小康社会形态设想。尽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深陷苦难与屈辱之中,对“小康”的追求止步于憧憬,但对“小康社会”的期盼从未泯灭。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初心使命,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国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和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规划。“小康社会”这一饱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美好愿景,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航向和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把握日益深化。“‘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一重要阐述是对小康社会深刻、丰富内涵的全面揭示。
如果说“小康”是中华民族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恒久守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是我们党在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上的卓越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所以能如期实现,归根结底靠的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政治前提,也是最大的政治制度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中华民族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树立了中华民族史上的丰碑,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回望小康社会建设的历程,我们信心百倍,必将汇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