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和成就
◇宋月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基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深刻揭示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
第一,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开辟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历史、系统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结、概括为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进行奋斗、作出牺牲、实现创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融入并贯彻到对社会矛盾问题、历史发展大势、社会实践进程与历史性成就的认识和把握之中,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开辟内在统一起来,揭示其历史经验、规律与特点,阐明其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贯彻其中的思想理论之源、理论之魂和理论之力,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第二,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并始终不渝。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力量源泉。
第三,深刻把握正确党史观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正确党史观是关于党的历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认识和处理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坚持大历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论历史科学贯穿于坚持正确历史观、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发展中,培育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史识、史才、史德,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