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2版:院内专刊2

“河西走廊与中亚文明”学术研讨会召开
文明互鉴应是世界各国交往的主题和主调

本报讯  (记者朱羿)全球文化交流互鉴应是世界各国交往合作的主题和主调。7月20—21日,“河西走廊与中亚文明”学术研讨会在甘肃敦煌举行。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敦煌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等科研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河西走廊与中亚文明交流的途径、内容、特点与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与会专家指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区域特点,铸就了河西走廊特殊的历史功能。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古代中国通往中亚的唯一通道,也是东西方文明、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典型代表。河西走廊留下的许多历史遗迹遗址,有力反映了古文明交流的盛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建民表示,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汉代甚至更早开始,我们的先祖就进行了文明的传播。文明的传播是双向的,古中国不仅将丝绸、茶叶、陶器传到了中亚、西方,也积极向西方学习,吸收外来优秀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的传播说到底是生产力的传播。推进全球文化交流互鉴,应该是世界各国交往合作的主题和主调。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表示,可以说,河西走廊影响着中原王朝千年的兴衰。它是新疆和中亚地区游牧民族东进南下的必经之地。中原文明往西传播、游牧文明往东传播,都需要沿着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前进。中原文明历来对河西走廊十分重视,在实力尚可的情况下,都会努力保障河西走廊的安全,推动中原文明与中亚文明交流互鉴。 

在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田澍看来,河西走廊在古丝绸之路的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敦煌莫高窟、悬泉汉简充分展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成果。文明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要加强河西走廊古遗址、古驿站的挖掘与研究,讲好古中国文明互鉴的故事,为当代国际交流交往提供借鉴。

研讨会由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研究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