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颂
◇杨家荣(俄欧亚所)
我国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墨客,乃至布衣平民,无一例外,都对杨柳赞美有加,歌颂至今。
其实,杨与柳是两类不同的植物,但同属杨柳科,有时可以互通,如杨中含柳,即“蒲柳”等。据记载,605年,隋炀帝下旨开凿通济渠,自洛阳移驾大渠,亲自栽下柳树一株。因隋炀帝姓杨,故御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如今,杨柳互通,统称“杨柳”,简称为“柳”。
柳是报春使者。冬天的脚步声尚未远去,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催醒了沉睡的柳树。接着,柳枝受雨露滋润,变得柔软飘逸,纤细的枝梢开始萌动泛黄,慢慢地爆出酷似小米粒状的鹅黄叶芽,又在不知不觉中将树枝逐渐染绿。远远望去,柳丝随风摇曳,婆娑婀娜,翩翩起舞,令人迷醉。
古往今来,我国名人爱柳、咏柳,并留下了许多轶事趣闻及流传千古的名篇。例如,唐代诗人贺知章有诗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又如,641年,唐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亲自携带大批纺织品、果蔬种子及柳树,出长安进藏,并把柳树栽植于拉萨大昭寺门前,以示汉藏两族之友谊以及自己思念故土之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