旟 鼎
1972年5月28日,陕西省眉县眉站公社杨家村大队第一生产队的社员在村西北约300米处的地里压肥。挖土时,有人的镢头碰到个硬东西,继续深刨下去,渐渐显露出一个三足状的“大圆锅”。大家见挖出古物了,立即向村支书报告。村支书闻讯赶往现场,组织人员将其完整挖出,抬到王双海家后院存放,并及时向上级报告。6月1日,省文管会的两位专家来到杨家村了解情况,经现场勘察后,发现此处与以前出土盠器的李家村不远,系一处大型周代遗址。
据考古人员清理研究,这件大鼎制作人名为旟,所以被命名为旟鼎。鼎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最大腹围187厘米,重78.5千克,是西周时期少有的重器。平沿宽唇、敛口、鼓腹、直耳、柱足。旟鼎承袭商代圆鼎风格,纹饰十分精美,口沿下饰饕餮纹,以云雷纹衬底,足上部饰兽面纹,耳的两侧有两条相对的夔龙。鼎内底与足对应处有三个直径11.5厘米、深约4厘米的圆窝。圆窝周围有明显的足与腹合铸时留下的一圈范缝。腹外壁及足部淤结了厚厚的黑色烟灰,可以看出此鼎曾被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