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真的存在吗?
◇宋伟
受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著作的影响,国际关系学界对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已经耳熟能详。艾利森在2017年出版的《注定一战》中表示:“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威胁取代现有主导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这一解释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对于战争起因的解释,即“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对于“修昔底德陷阱”的具体解释,艾利森认为,这与主导国或崛起国的动机无关,而是来自对于国际秩序领导地位的竞争所产生的结构性压力,“这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和斯巴达之间,也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德国和英国之间,更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之间,几乎导致了二者之间的战争”。主导国和崛起国出现利益冲突和战略竞争并不少见,但容易引起争议的概念是“陷阱”: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真的是由于某个“陷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