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A06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有益尝试

◇陈博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近来推出一档名为《我说》的视频节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以来的作者阐述论文主要观点,并制作成短视频,在主要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发布播放,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并获得高度评价。不少学术期刊纷纷跟进,推出各自作者的短视频,作为学术期刊推进媒体融合、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学术传播力的突破抓手。

学术期刊要增强传播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增强学术传播力,才能履行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使命,完成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任务;才能解读好中国理论与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定国际学术界认同的学术标准等。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涉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传播力问题。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传播力在某些方面有待提高,比如,一是在解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解读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上,“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二是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三是哲学社会科学需要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为人民做学问,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哲学社会科学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哲学社会科学水平,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等方面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方面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