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A09

绝地天通:中国文明起源的“红山模式”

◇张星德  田建文

历史上,燕山以北、医巫闾山以西、七老图山以东的西拉木伦河两岸、辽河上游一带及大小凌河流域,习惯上被称为辽西地区,这里的居民使用筒形陶罐。燕山以南地区居住的是使用陶盂、陶支座组合炊具或使用陶鼎的居民。而在黄河中游地区则分布着使用小口尖底瓶的居民。他们分别属于远古中国北方三个最重要的族群集团,从距今6500年前后开始“你来我往”,不断碰撞、融合,在辽西地区演绎了千余年此起彼伏的历史故事,也成就了距今5200年前后红山文明的诞生。

辽西地区的多族群碰撞

辽西地区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查海—兴隆洼文化,其势力最强时曾经越过燕山,到达燕南地区。距今7200年前后,受燕南磁山文化北进的影响,查海—兴隆洼文化前沿演变成为赵宝沟文化,而余部则保留在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并于稍后演变成富河文化,在下辽河流域有一支与它们有着亲缘关系的考古学文化,叫新乐下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