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A04

廉德与清官


◇冯建荣

(绍兴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绍兴市文史馆馆长)

上虞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源头,是古代先贤王充的故里。王充在《论衡》中提出“清白廉洁”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王充在《论衡》中写“案古篡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古时篡权叛逆的臣子很少是清白廉洁的人。“清白”与“廉洁”作为两个独立的词汇早已有之,而王充将这两个词汇组合在一起,深刻地揭示了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赋予了这个词组全新、深刻的含义。王充因此成为浙江学术思想史上明确提出“清白廉洁”的第一位学者,成为赋予“清白廉洁”以忠诚意蕴的第一人。

什么叫清官?清官不仅是思想政治上的清心之官,也应当在工作思路上清晰。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前者是政治标准,后两者是能力标准。没有能力标准,这个官员只能够成为空喊口号、不会脚踏实地的庸官、糊涂官。个体的从政思路千差万别,但是我们可以从先贤的身上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大体而言,历史上的清官,尤其是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往往都比较重视经济生产、社会安定、教育文化、赈灾扶贫等,也有较出色的政绩。也正因如此,他们在造福民生的同时又留下好的口碑。

重视教育文化的官员,通常都是特别有民生情怀与人文情怀的清官。正是因为他们比较理性,因而多数不会感情用事、急功近利。他们也比较率性真实,因而不易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脱离百姓搞官僚主义。他们比较清高,注重自身形象,因而对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以及享乐主义具有抵抗力。

北宋著名政治家杜衍是上虞人,他身居高位但十分清廉,甚至不为自己置办私宅,临终前更对宋仁宗提出劝诫。一代名臣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跃然纸上,令人感佩、催人泪下。思想政治上清醒、思政思路上清晰、履职作风上清廉,这样的官是名副其实的清白廉洁之官,身上所蕴含的廉德文化值得后人学习,应当继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