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
◇刘巍
公益创业又称社会创业,是一种创新性地运用商业化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的创业活动,具有典型的双重属性:一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以创造社会价值为使命,体现了鲜明的社会属性;二是强调采用创新性方法来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以市场化手段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来维系社会价值的持续创造,体现了鲜明的创业属性。社会属性是公益创业区别于商业创业的本质特征;创业属性则是区别公益创业与公益慈善的重要标准。公益创业活动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伴随着创新创业热潮的涌现和公益理念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高度关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弱势群体等社会问题,积极投入到公益创业中,逐渐成为我国公益创业活动的重要生力军。然而,与传统的商业创业活动相比,公益创业活动由于要同时兼顾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面临着更加严重的“资源匮乏”困境和更高的不确定性,公益创业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创业胜任力,才能应对这些挑战并最终取得创业成功。因此,如何提升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进而赋能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的
内涵及结构维度
“胜任力”这个组织行为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正式提出,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包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知识、技能以及不可直接观察到的价值观、动机、特质等要素。鉴于组织行为学在探讨创业现象时的独特解释力,学者们将胜任力概念引入创业研究领域,提出了创业胜任力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创业者为成功完成角色任务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总和。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业活动,公益创业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强调“利他导向”,是一种社会使命驱动的行为。公益创业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要求创业者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更是对创业者的价值观、动机等内隐特质提出了高要求。鉴此,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可以被界定为大学生创业者成功开展公益创业活动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人格特质的总和,具体包括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和公益人格三个维度。
创业知识指大学生创业者开展公益创业实践活动所需要具备的政策法规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以及行业领域的特定知识。充足的创业知识储备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有效应对公益创业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供方案源泉,为创业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创业技能指大学生创业者开展公益创业实践活动所需要掌握的机会识别技能、资源获取与整合技能、团队建设与社交技能。高超的创业技能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积极应对公益创业过程中的多重挑战提供技术支撑,为创业成功提供充分保障。公益人格指大学生创业者开展公益创业实践活动时所拥有的同情心、利他主义、亲社会动机和社会责任感。公益人格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在艰难的公益创业过程中永葆初心、坚守使命,为创业成功提供动力之源。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是外显胜任力,呼应公益创业活动的“创业属性”,也是公益创业者和商业创业者胜任力中相似的部分;公益人格是内隐胜任力,呼应公益创业活动的“社会属性”,也是区分公益创业胜任力与商业创业胜任力的核心要素。
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
发展的困境
当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一是公益创业人格不足,创业价值观有待健全。当代大学生充满朝气与活力,具有鲜明的“追求自我”个性特征,在同理心、利他主义等公益人格上还有待完善,迫切需要树立“义利并举”的创业价值观。二是公益创业认知不足,公益创业知识储备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大力实施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创业认知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认知仅停留在传统的商业创业活动上,对公益创业的内涵认识还不清晰,对公益创业相关的政策法规知之甚少。三是公益创业经验不足,公益创业技能有待提升。同时实现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所带来的“张力”,会导致公益创业活动面临资源非常稀缺的困境,迫切需要公益创业组织与政府部门、商业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各类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就要求公益创业者善于在三个不同制度领域的交叉点上运作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倒逼公益创业经验欠缺的大学生不断提高社交技能和资源整合技能来应对挑战。
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的
提升策略
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大学生创业者为主体,政府、高校、社会“三方联动”协同营造良好的公益创业生态系统,才能真正赋能大学生公益创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公益创业制度环境。一是加强公益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给予公益创业活动充足的政策扶持,激发更多的大学生群体积极投入公益创业活动。二是加快公益创业孵化园区建设,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群体提供保姆式服务,降低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的成本。三是加大公益创业活动资金保障力度,设立大学生公益创业专业资金,帮助大学生公益者克服资金不足的困境。
深化创业教育体系改革。一是革新创业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借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服务社会、投身公益的热情,培养更多兼具家国情怀、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人才。二是重构创业课程体系,面向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开设“公益创业导论”“公益慈善前沿课程”“志愿者教育与管理”“公益组织管理”“公益创投”等以公益为主题的课程群,培育与开发大学生的公益人格,丰富大学生的公益创业知识储备。三是构建集“公益创业竞赛、公益项目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为一体的公益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丰富与拓展公益创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帮助学生通过“干中学”来不断提升公益创业技能。四是加强公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公益创业教育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鼓励有志于从事公益创业教育的教师深入社会了解公益创业实践经验,潜心学习掌握公益创业理论前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积极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者、慈善活动家、公益创业家担任实践导师,弥补校内师资不足以及实践经验欠缺的短板。
强化公益创业价值引领。一是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传递正能量。社会各界要广泛宣传优秀公益创业案例,讲好公益创业者服务社会的感人故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培育健康的社会价值观。二是多渠道传播,提高公众认知度。通过新闻舆论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公益创业相关的政策措施和相关知识,扩大公益创业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公众对公益创业的认知度,为公益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公益创业胜任力模型构建及提升策略研究”(2018SJSZ581)、常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重点理论项目(18SZGZ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