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A12

从“美”的视角传承礼仪文化

◇周红才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取向、审美标准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礼仪表现出来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美、涵养个体身心的格调美、缘饰现实生活的情感美、尊重生命个体的幸福美,都是其难以消融的审美特质。从审美视角挖掘公民自觉提升礼仪素养的内在动因,通过彰显礼仪的审美特质、激发礼仪的审美驱动、挖掘礼仪的审美价值,使内在的审美需求转化为外在的礼仪实践,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路径。

彰显礼仪的审美特质。礼仪的审美特质,通常是通过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活动彰显出来的。从个体的感性行为动作、语言服饰、饮食起居等,到群体的传统节庆、祭祀活动;从寻常百姓家的婚丧嫁娶仪式,到国家的盛大典礼活动,都有鲜明的形象性、生活的肯定性,都以各种方式彰显着礼仪的美,带给人审美的愉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渗透力、影响力。在传承礼仪文化、构建现代礼仪的过程中,通过对个人仪容美、仪态美、服饰美、语言美的规范和养成,引导个体对礼仪之美的欣赏与认同,使其自觉明礼守礼。而在群体参与的礼仪活动中,通过特定的环境、程序、礼器、服饰等,激发参与者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增强群体归属感、自豪感。例如,在建党百年的庆典活动中,特定造型的方阵、服饰、庄严的升旗仪式、鲜艳的红旗、鸣响的礼炮、少年们“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思想伟力等,都能使参与者在仪式的审美情感体验中,激发爱党、爱国之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激发礼仪的审美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审美追求是人的精神追求,对一个人的人性完善、人生修养、人生境界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审美的境界,而这种审美境界的追求,必须“立于礼”。礼是审美人生的诗意栖居状态,是审美个体的各得其所、各安其位而悦己悦人、美美与共的和谐共存。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礼仪的审美追求,是在明礼守礼的过程中,对礼产生情感的愉悦,得到审美的享受。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于好礼’。”“所好”正是在审美情感的驱动下,对礼仪的认同与遵循。在审美情感的驱动下,礼仪可以涵养人的德行,陶冶人的情操。礼仪化的人生不仅是向善向上的人生,而且是美的、艺术化的人生。明礼守礼的生活是充满美感、情感乃至敬畏感的生活。

挖掘礼仪的审美价值。礼仪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凝聚社会人心、提高文明风尚有重要意义。礼仪强调以“仁爱”“忠恕”等为出发点,追求人格美。当这种审美以真诚的情感为基础时,会显示出个体在言行举止、衣冠容貌等方面的雅致之美。所谓“由礼则雅”,无礼则“庸众而野”,个体在以优雅、优美的方式彰显个体形象时,能在他人的肯定与欣赏中获得审美愉悦,促进个体对美的追求。礼仪强调在社会交往的礼让中,构建和谐美。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仪旨在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就是引导人们以宽容、谦让的态度待人处事,以构建和谐融洽的社会秩序。

礼仪强调在礼俗活动的遵循中,激发情感美。在中国纷繁众多的礼仪现象中,有许多承载着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生活的人们集体记忆和集体情感的良俗,如元宵节的灯会与舞龙舞狮、除夕夜的年饭和鞭炮、端午节的龙舟和粽子,都是关于乡情的文化记忆和独特的审美符号,凝聚着社会群体长期积累下来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认同。人们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创作、欣赏以及参与,可以与群体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使自己充分地融入群体之中,激发情感共鸣,增强群体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礼仪强调在仪式活动的参与中,凝聚价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参与的仪式活动,则常常通过一系列感性的环境和程序的设立与遵循,引发参与者审美感受,凝聚社会共识和价值认同。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必然包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以“美”传承礼仪文化,为人民的生活注入更多“美”的元素,让礼仪之美融入人们生活的日常,让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在创新中绽放出永恒的魅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1BKS19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