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国要做好调研基本功
◇本报记者 明海英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学术调研是认识国情、理解中国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手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实现学术报国的宏愿,就要立志为人民做学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开展调研发现学理生长点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刻且快速变革的现代化进程中,令人欣喜的发展成就不断涌现,日益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容忽视。任何发展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为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越来越多的学者默默走上了潜心调研之路。
为深化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学理研究,从2016年开始,暨南大学投资咨询(研究)中心主任刘金山及其团队走访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先后调研了60多家制造业企业以及相关软件信息服务科技企业。通过跨区域深入考察和企业生产实地走访,他们切实感受到,中国乃至全球正处于产业大转型的关键期,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经济、数字化革命蓬勃兴起,为强化应用型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舞台。
湖北省社科联负责联系全省3万多名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170多个社科类社会组织。为引导学者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省情、社情、民情调查,他们做了很多探索。湖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喻立平对记者说,他们谋划了中国调查、社科专家市县行活动。以“社科专家下基层,田间地头释理论”的方式,组织湖北社科专家深入社会,挖掘实践素材和成功案例,通过感人故事将理论宣讲生动化,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华东理工大学倡导师生走出书斋,直接阅读中国社会这本大书。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有财介绍,学院每年组织师生深入村庄、城市社区开展国情考察,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传统。近年来,学院开展“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数据库”建设,在全国61个城市设立调查点,覆盖800多家机构、8500余名社工,对了解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团队实施的上海市家庭队列研究,聚焦上海居民的家庭生活、健康水平以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夯实了社会学理论研究基础。
作为在农业大学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学者,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多年来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寻常农家,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去理解乡村发展现实、探索乡村振兴之路。2004年,他和研究团队的19名师生在4个省、10个县、10个村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调研。2006年,17名师生在4个省、4个县、8个村开展了“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调研。2007年,27名师生在5个省、5个县、10个村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调研。至2018年,他组织全院139名师生奔赴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乡村,围绕76个主题开展“乡村振兴”调研,积累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鲜活的调研实践促进了研究成果的有序产出。
“除不定期去温州、宁波等地走访企业,围绕‘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等议题进行调研外,我们也去国外展开调研。”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陈新介绍说,2015年,结合“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他们前往日内瓦、布鲁塞尔等地,对世贸组织、欧盟和欧洲议会的相关机构展开专题调研。此外,自2017年开始,他们与欧洲民调机构合作开展的民意调查活动始终不断。
从2014年开始,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昆每年组织团队开展大型民意调查。从最初针对中国公众开展的世界观念调研,到2015年针对中美两国公众开展研究,再到2019年将调查国家从中美两国拓展到全球13个主要国家,他们的调研对象目前已涵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人口总数占全球人口的58%,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正所谓“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者们的每一次走访、每一次调研都洋溢着鲜明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意义。学者们每一次默默的付出,都展现了我国社科学者日益广泛的学理志趣与愈益开放的学术视野。
围绕政策检验学术建构
为人民做学问,要有顶天立地的气概。顶天,就是要创新学理逻辑,为决策咨询贡献智识支撑;立地,则是要解决现实问题,为政策演进提供学术参考。刘金山对记者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奇迹”到“新的更大奇迹”,有太多实践成就需要理论工作者做好理论提炼和规律性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背景下,能否做好国际交往与跨文化沟通工作,直接关系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彼此认知和相互理解。张昆表示,全球力量格局的变化,必然会投射到人们的心灵和意识层面。老百姓是怎么想的、有什么诉求,终究会影响各国的决策过程和行为方式。切实了解世界公众的心理状况、诉求表达、观念形态,对于更好认识世界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寰球民意调研、在新形势下开展国家形象传播,有助于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助力国家制定重要政策,发出中国声音,引导国际舆论,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学术调研不仅是研究方法,也是培养人才的手段。在唐有财看来,学术调研是检验知识和生产知识的重要方法,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基础,是践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性”的必由之路。通过学术调研,专家学者可以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再运用专业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发现问题背后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党和政府咨政建言。此外,学术调研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工作。调研过程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帮助他们养成向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者和人民群众学习的好习惯,进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增进专业认同。
调研的目的是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叶敬忠认为,以乡土调研为例,为使调研走深、走实,应避免任何形式的接待安排。乡村和农民能够接受他们的调研,就是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结果。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追求是探寻社会发展的学理与规律。回答社会现象为什么发生、如何演变、怎样解决等问题,必须回到社会生活的实践展开逻辑中去获得现实答案,切忌靠主观臆想或研究偏好得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不学有术”之论。南京网格学院南京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邹农俭认为,做好实地调查,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极为丰富,往往使人误以为过去需要通过实地调查才能取得的资料,现在都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直接在网上获得。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间接接触与身临其境不是一回事,事情发生现场的氛围,事件的多侧面、多角度展现,是坐在书斋里想象不出来的。其次要改变科研考核机制,使科研考核真正反映科学研究的真实目的,使实地调查研究回归学术本位。
唐有财建议,要改变简单化、指标化、数据化的评价模式,鼓励广大师生沉下心来真正深入一线开展扎实调研,做出真正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改变约束学术调研开展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充分考虑学术调研的现实特点,给予研究者更大空间,为开展学术调研提供政策支撑;拓展学术调研的实践点,鼓励高校与地方政府形成合作网络,建设长期观测点,为实现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的大规模社会调查提供基地支撑;加强关于学术调研方法的教学工作,让社会科学研究者熟练掌握多项现代调查方法,为学术调研提供人才支撑。
依据国情构建理论话语
在学术调研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为学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主题、新课题。通过调研,刘金山体会最深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鲜活的事实可以成为学者洞察社会的逻辑起点。通过开发区这样的微观样本,刘金山及其团队厘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是怎样切入全球价值链、纳入国际大循环的,是怎样通过出口和吸引外资来丰富开发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产业体系的。他们研判了开发区的企业和产业体系是如何从外源型向内源型变迁的,更发现了开发区产业链是如何在“微笑曲线”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的。
根深方能叶茂,扎实的学术调研孕育出丰硕的学术成果。在田野调研中,叶敬忠的研究逐渐深入,从关注留守儿童拓展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以及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自1996年以来,叶敬忠带领团队在河北省易县桑岗村开展“长期定点社会试验和行动研究”,几乎每月都有师生驻村调研。20多年来,围绕这个村庄的调研案例,该团队已产出数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获得多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只有长期深耕田野,才能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微妙机制,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基于寰球民意调查,张昆及其团队发现,我们在建构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存在过于依赖官方对外传播媒介尤其是中央级媒体而忽视非专业性的传播媒体、新兴媒体及其他人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渠道等问题。为此,他建议,在推进对外传播工作时,对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进行优化和调整,借助传播的力量凸显“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对国际规范和人类价值的创新与贡献,透过历史和文化故事,通过“软传播”“巧传播”向国际社会提供有效公共产品。
扎实的学术调研,是回应中国社会真问题、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基础。通过数十年深入持久的跟踪和调研,一大批学者深深扎根中国土地,从中国社会发展现象中凝练和概括本土概念,尝试构建基于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体系。同时,为中国学界超越西方范式、更加平等地与西方理论界开展建设性对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