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伟人故里 探索红色足迹
◇朱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韶山作为毛泽东同志的家乡,是青年毛泽东走出乡关、走上革命救国道路、走向人生奋斗历程的起点。
2021年7月,我参加了“韶山下的思政课——2021党史博士研学季”活动,重走青年毛泽东成长成才之路。在为时15天的党史研学活动中,我并没有停留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学习,也没有局限于书本纸张的说教方式,而是在红日初升之地,将红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学习活动,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回想研学之旅,我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东山书院。推开故居左侧房间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黑色八仙桌,桌旁墙上挂着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一直在思考一位17岁的少年何以有这样的抱负和胸怀?生逢乱世的毛泽东,逐渐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1910年,他以《言志》一文扣开了理想的大门。年少时的求学经历,蕴含着一个人理想信念的萌芽,毛泽东在新式教育的影响下进入正式启蒙的全新世界,开始不断探索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逐步确立起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我来到毛泽东曾经求学的地方,去探寻一个17岁少年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命运。按照导师要求,我坐在毛泽东曾经的座位上也写了一篇以“言志”为题的文章。这种体验也是一种研究,通过仿写抚摸历史的痕迹,抚摸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能够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过去历史的跳动。尽管毛泽东当时的文章没有流传下来,但是我在写文章时会尝试揣摩青年毛泽东对题目的思考过程,身临其境地将他的经历慢慢带入我的想法中。“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必须有自己的人生志向。志向不明,方向不定,行动就会迟滞,发展就会受阻。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立志是青年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走出舒适区,培养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志存高远,才能找到未来的目标和航向,真正实现成大才、担重任。
我还去到安化梅山文化园,沿着主席足迹,重走他的研学之路。毛泽东曾在他的读书笔记《讲堂录》中记下:读书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1917年他和好友萧子升历时一个多月,行走900多里路,深入社会底层,进行了游学考察和社会调研。除安化外,毛泽东还以学生的身份,用穷游的方式先后去到长沙、宁乡、益阳、沅江等地。他的游学经历就是在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通过实践去认识世界,找到改造中国最深沉最厚重的力量所在。经过与最底层人民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毛泽东了解到如何去唤醒和改造这群中国最深层的力量。时隔八年之后,毛泽东为了发展安化的农民运动故地重游,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地的农民运动进行了有效指导,使得安化的农民运动在整个湖南境内农民运动中首屈一指。随着革命的发展,毛泽东逐步把调查研究推广到全党范围内,在后来的革命道路上,他依旧强调实践调查的重要性。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到“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的革命必须要中国的同志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后进行,照搬照抄苏俄的革命模式是行不通的。
通过在安化等地重走青年毛泽东的研学之路,我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只有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使实践成为正确的而非盲目的,成为系统的而非零碎的,成为有科学依据的而非想当然的。隔岸观火的人永远无法明白起火的原因,只有置身风暴才能找到风眼的所在。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把问题放入社会中去调查、去研究、去思考。实践最重要的是切实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是真革命、不革命或假革命,就看你是不是和广大工农结合在一起。”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社会实践纳入培养计划,这是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也是为了鼓励青年学生走出象牙塔,了解社会、认知国情,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只有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遇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只有深入实际才能找到答案;面对未来路上的挑战,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应付裕如。
在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里,有一座描述毛泽东阁楼建特支的群雕格外引人注目:在主席卧室的阁楼上,四人围坐在桌前,青年毛泽东站在桌旁,向他们讲述着什么,旁边的墙上还挂着一面鲜艳的党旗。1925年6月,毛泽东在自家的阁楼上主持了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侃4人的入党仪式,并与老党员毛福轩组成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诞生犹如黑夜中的一抹星火,冲破沉沉黑暗,照亮韶山大地。阁楼本不对外开放,但导师还是让我爬上梯子去看一下。梯子很旧很窄也很陡,吱呀作响,爬上阁楼的我无法直立身子,只能弯着腰在黑暗狭小的空间中艰难移动。我从未想到中共韶山的第一个支部诞生于这样隐蔽又简陋的环境里,我眼前出现了韶山五杰对着党旗庄严宣誓,坚定地说着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场景。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韶山五杰是为革命付出生命的典型代表,他们用壮烈的行动守护了自己的信仰。在一代伟人的感召下,英雄的韶山儿女怀着坚定信仰和远大理想,从三乡四水走到全国各地浴血奋战,播撒革命星火。在血雨腥风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前仆后继,换来今天的锦绣山河,他们对革命的贡献都被浓缩进了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一座座生动雕像,一份份珍贵史料,一个个英雄事迹,无声地叙说着当年的悲壮与惨烈、爱国与激情,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后来人。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时至今日,在韶山这块不到12万人的热土上,有1700多名韶山儿女用生命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
韶山的夜空群星璀璨,离别的前夜,我来到毛泽东广场和主席铜像话别,对他诉说我研学之旅的所见所感。蓦然间,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像是谁用一把硕大的刷子在天空中狠狠地擦出无比奇异的光芒,然后极不情愿地退出了天空,融化到夜空里。那一刻,我相信这颗流星是那些牺牲在革命路上的韶山先辈们用另一种形式守护着这片他们依然牵挂的土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毛泽东时刻挂心劳动人民的前途与命运,他的心与亿万劳动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与千百年来一切“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的心是相通的。100年前,28岁的毛泽东劝导全家和同乡干革命,用永恒的信念铸造历史华章;100年后,平均年龄28岁的我们走进这片热土,重温红色故事,探讨人生规划。在毛泽东人生事迹的光辉照耀下,作为党史博士生,我立志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史传播者,向其他青年讲好党史故事,传播红色基因,唯有这样才是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在韶山的每一天无时无刻不在激发着我的信仰,我真切地感受着青年毛泽东的生活,住他住过的地方,吃他吃过的饭菜,走他走过的小路,思考他曾经思考的人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着青年毛泽东,学习着青年毛泽东。一个人早年的经历和思想不会随着人生岁月的更迭而烟消云散,相反,这些因素会随着时光的推进历久弥新,随着历史的发展沉淀发酵。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养一棵大树,每一滴水的灌溉都滋养了它的成长,等到树的生命静止时,再回头看,也许开端处那第一滴水珠引发的脆响,早已于冥冥之中奠定了此后一生的韵律。通过在韶山追寻毛泽东前28年的人生历程,我意识到决定一个人最终成就的,除了脑力和体力外,最重要的是心力。几乎所有伟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从未放弃的理想,为了理想的实现,他踽踽独行,默默坚持,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青年毛泽东立志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诗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改造旧世界的豪言,是建设新世界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