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何以优于功利教育
◇王静
众所周知,教育可以加快国家发展,那么“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崇尚功利主义理念的教育模式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经济、科技等一切有用的事物。但是,功利主义教育把人作为有用的工具,其弊端已显现,过分追求效率和经济会导致资源的消耗以及各方面发展的不平等。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思政教育集合了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双重价值理念,认为人本身应被看作一切行为的终极关怀。一切行为,包括教育在内,都应该围绕人本身进行,一切关于教育的努力都应该付诸实现人的人生价值和发展意义。
功利主义思想源自边沁,又译为功用主义、效用主义、乐利主义、效益主义等。边沁秉持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认为人由快乐和痛苦两种情绪主宰。而获得利益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伤害利益可以给人带来痛苦。功利就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品性,功利主义思想可以适用于个人、社会、共同体,也可以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指导教育、商业等领域。以功利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想可以给个人、社会带来幸福与快乐,同时防止个人、社会受到伤害与痛苦。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深刻的代表性学校就是伦敦大学学院(UCL),UCL是依边沁的愿景所建,被称为英国第一所世俗性的教学机构。在UCL之前,边沁还试图建立一所世俗性中学,并只开设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这所中学虽然没有建成,但其功利性的办学理念在UCL得到展现。功利主义拒斥宗教甚至哲学、艺术,崇尚可以为中产阶级提供满足社会实用技能的知识,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烧脑空洞的宗教等抽象的学科、事物上。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功利教育确实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革新,并很快帮助中产阶级实现实用性、盈利性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