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A10

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共进

◇贾学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功利主义自然观仍然存在,并会影响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这就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极大的努力。“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法规严守生态底线,但更需要以教化培育生态文明意识。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校责无旁贷,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又显得尤为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环节,具有凝聚人心和目标导向的作用,可以对身处“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引导与栽培”,促进生态实践。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融合,既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同向同行,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同向同行是理论上的逻辑必然。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强调人的权利但更注重人对自然的责任与关怀,其理论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世界的本体、人的价值追求、社会的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关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等,使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理论旨归——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因此,二者融合不但可能亦很必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同向同行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在发展方式、制度设计、技术选择等方面面临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难题,这其中又以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引导最为迫切。理念要根植于思想才能指挥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都要依赖于具有良好生态文明意识的人。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本前提与首要保障是确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与渗透作用,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弘扬与培养生态文明理念。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共进,应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联动作用。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利用不同课程的协同效应,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的全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

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立足各门思政课教学的侧重点及其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联,统筹各门思政课的教学设计。从生态哲学观念、生态政策认知、生态道德养成、生态规范意识等不同角度入手,把生态文明教育整体纳入思政课课程体系,引导、启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形成情感认同与价值遵循。其次,要深入发掘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与情境,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有突出的知识性、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天然具有育人功能,肩负着以人文意蕴感召学生,规范其行为的职责,这为人文素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协同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在文史哲、经管法、音体美等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要素,陶染学生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与生态人格的形成。再次,要结合专业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增设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工程学、生物学、材料学、农林学等专业课程不但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而且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使命,需要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因此相关课程要充分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共进,应加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之魂,是自信之源,是教化育人的重要力量,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改善人的行为习惯。总体来看,生态文明是一个体系,涉及物质基础、制度建设、思想保障与观念认同等不同层面,但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它更多地是以文化的方式融入社会生活,展示它的内涵。因此,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忽视文化的力量。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经过多年实践已具有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把生态文化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出来。

具体来看,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展开。首先,就物质文化而言,应发挥“环境创造人”的作用,秉承绿色、循环、节约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绿色校园”建设。以具有生态文明指向的生态校园规划、 生态建筑设计与生态功能设施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物质文化空间。其次,精神文化是一个大学内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精神理念的集中体现,理应成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学校应在办学理念以及校风、学风、教风、班风的建设上贯彻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开展活动、宣传发动、典型示范等方式构建多重生态文化场域,以多场域的叠加塑就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品质。再次,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与保障系统。制度具有约束、规范、引导与激励的作用,应以完整的校园规章制度,引导师生贯彻“5R”绿色消费理念,养成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就餐光盘等习惯,通过规范师生的行为推动生态文明实践。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共进,应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独特育人作用。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理论教学应拓展实践向度,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真理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把它作为课堂育人与课程育人的延伸,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加深理解,进而产生最终认同的必要路径。生态文明教育也是一种思想教育,需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要通过社会活动、田野考察、实地调查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了解我国当前的生态现实,认识我国面临的生态压力,正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认清生态价值的多重意蕴,进而加深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认同与价值遵循。在实践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志愿服务”“生态产品研发”“生态事迹评选”等活动引导他们身体力行参与生态文明实践,促使他们深刻体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发挥大学生群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与希望,他们能否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途与方向,因此需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成功经验可以为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的全面落地与快速推进创造条件,因此,应加速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协同推进。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批判性视角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SJA043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