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A10

探讨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
作为文化的考古学

◇徐紫瑾  杨林旭

陈胜前教授《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读书》杂志2020年第7期)一文,基于独特的考古学视角,归纳了中华民族在悠久文明史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吃苦耐劳、包容、和平或平和、整体性思维、合群、雅致等文化基因。中国文化基因包含众多,蔓及中国文化数万年的发展脉络,尤与近万年来由农业生产所引发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仅凭一篇文章殊难做完备的介绍和阐释。故其后,陈胜前撰著了《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版)。这部著作的写作和出版,同新冠肺炎疫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场人类同病毒的战争中,不同国家的应对策略,使很多人对“民族性”有了全新考虑。为什么在防疫过程中,中国有着近乎“标准答案式”的表现,一些国家却深陷泥沼难以自拔?我们是否应当重新审视中国—西方、落后—先进的固有印象?中国式处理方式的长处在哪,根源又在哪?正如该书作者所言,考古学擅于利用物质文化遗存探索具有超长时间尺度的历史。讨论中国的文化特质或文化基因,不仅需要从现实出发,更需向历史时期,乃至向史前时期去探寻,这时就必须用到考古学的知识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