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学旅行中增进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孙娟娟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增强新时代新青年尤其是港澳台侨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培育其家国情怀意义重大。
2021年,国家文物局联合教育部发布《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高校师生、社团结合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和主题党团日走进革命场馆,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实习实践、研习旅行。研习旅行通过交流互动、实地考察,延续和发展了我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教育理念,有利于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我国文化自信建设。
华侨大学作为一所高等侨校,多年来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努力服务国家侨务与公共外交事业。学校重视港澳台侨学生的文化教育与培养,除文化课程外,开设以文化研习营为学习方式的实践课程,使港澳台侨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现状,推动境外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