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A06

返乡能人助力共同富裕

◇朱正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重点在乡村振兴。“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促进乡村地区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培养相关人才,人才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要“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鼓励地方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做好乡村人才文章,可以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近年来,浙江省各地涌现的返乡能人助力共同富裕实践探索值得研究。

返乡能人

助力共同富裕的主要方式

返乡能人是指回归乡里、反哺桑梓的在外企业家、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科技人员、政商界和科教界退休人士等。他们不仅对家乡怀有难以割舍的乡愁和乡情,而且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和一定的致富经验。返乡能人可以带动人才、技术、项目和资金回归乡村,促进各类发展要素与乡村地区的资源有效对接,增加对乡村地区的投资,拓宽农业创新渠道,开发相关技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形成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新动能。

从浙江的已有实践来看,返乡能人助力共同富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产业带动式。即返乡能人发挥其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让自己的企业扎根农村、投资农村、造福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帮助农民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居民。浙江的一些农业、畜牧业经营大户回乡后,探索出“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养殖,使他们获得了较高的收益,挖掘出农民的增收潜力。 

第二,技术帮扶式。即返乡能人以新技术帮助乡邻,以新理念带动乡邻,把新品种、新工艺、新方法送到田间地头,助推乡村发展和农民致富。浙江各市(县区)每年都对具有创业经验和帮扶能力的返乡青年进行脱产培训,引导他们在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现代农业等方面成为带领和帮扶当地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第三,乡村治理式。即由一些在外经商办企业后返乡任职的能人,通过整合利益格局,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的价值规范和乡村治理方式,提升农民参与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乡村治理水平,进而带领乡村地区居民实现共同富裕。他们回村后,可以利用其丰富的经验、独到的眼光及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因时而动、因地制宜,以各种方式为村民自治和共富提供保障,有效促进乡村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的转变,实现家乡面貌的“蝶变”。

第四,乡风引领式。“乡风文明”是乡村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返乡能人能够以其思想理念、文明言行、文化素养等成为引领“乡风文明”的新典范。他们既有农村生活经历,又深受城市的影响。他们回归乡村,既可以促进乡村文化进步、城乡文化融合,也可以引导村民积极向上、孝老爱亲、节约环保。他们能够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帮助乡邻改变生产生活习惯,丰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精神内涵,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第五,建言献策式。即聘请返乡能人中的各界精英、专家学者代表组成“智囊团”,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把脉问诊、开方抓药,凝聚起他们的智慧,实现群贤毕至谋共富。这些代表性人物可以在招商引资、创新创业、产业扶持、乡风文明、村庄规划、环境治理和社会公益等领域发挥聪明才智,为推动家乡发展进步出谋划策,拓宽联络渠道,整合乡贤资源。浙江省泰顺县实施的返乡能人“智库工程”,将近千名返乡能人纳入“智库”,定期邀请其中部分人员共聚一堂,就促进共同富裕的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返乡能人

助力共同富裕的价值意义

总体而言,返乡能人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返乡能人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相契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城乡天然一体、城乡分离对峙、城乡统筹融合三个阶段。要实现城乡间的统筹融合,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技术化,充分发挥城市的历史先导作用和文明辐射功能,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推动乡村城市(镇)化、工业化进程,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浙江省各地开展返乡能人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诸多富有创新精神和推广价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升了有关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比较效益和农业市场化程度,改变了当地农村投资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慢的状况,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

其次,返乡能人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是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有效路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共浙江省委提出“要探索一批共富机制性制度性创新模式,聚焦缩小‘三大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浙江省各地开展返乡能人助力共同富裕的探索,就是创新共同富裕模式的积极探索,是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有效路径。有关地区率先探索、先行先试、作出示范,通过促进劳动力、土地、科技、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打通城乡间堵点,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再次,返乡能人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贯彻落实。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返乡能人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资源。我国正发生人力资本革命,返乡能人可以成为乡村发展新的人口红利。浙江的实践探索表明,返乡能人是现阶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返乡能人的评价和发现机制,构建起良好有效的返乡能人工作格局,优化返乡能人发展的外在环境条件,让返乡能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最后,返乡能人助力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共同富裕要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返乡能人不仅可以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帮助乡村居民实现物质上的富裕,而且能够将先进的思想文化带回家乡,通过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乡村,积小胜为大胜,带动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共同富裕的进程是渐进过程,是一个从少数到全体、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当下,返乡能人助力共同富裕,虽然只是一个个“盆景”,但是,通过及时发现、总结、提升,进而复制、推广,使得一个个致富的“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共富的“盆景”势必演变为共富的“风景”。

(作者单位:中共金华市委党校(金华市行政学院、金华市社会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