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协作﹄走向共同富裕
◇沈冰鹤
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山海协作”工程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有效举措。从2002年全面启动“山海协作”工程,到2018年“山海协作”工程迭代升级,再到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把“山海协作”工程的着力点放在振兴山区26县上,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互助合作、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的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多角度探索
共同富裕路径
浙江在通过“山海协作”工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实践探索,其中颇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看点”。
第一,产业振兴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主引擎。浙江着眼于“山”“海”优势共发挥、“输血”“造血”功能同增进,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打造山海协作”产业园、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飞地”产业园等共建平台。2021年,浙江推进“山海协作”工程框架下产业项目369个,累计完成投资460亿元,这些项目有效推动经济发达县产业集群向山区26县延伸扩展,带动当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民宿产业等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浙江积极推动“山海协作”工程由“单线协作”变为“双线协作”,坚持把“飞地”产业园建设作为产业援藏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对口支援那曲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浙江还围绕农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两个重点”,对口支援那曲市发展其他特色优势产业,选派了数百名援藏干部,帮助有关产业项目的落地、建设,促进了那曲市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美丽乡村成为展示共同富裕建设成果的主窗口。通过激活“山”的内生动力,注入“海”的外源推力,浙江把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切入口,造就万千美丽乡村。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也参与其中,通过采取封山育林、硬化道路、卫生改厕等措施,下姜村变得村洁景美且实现了不断升级。该村还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19年,“千岛湖·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以下简称“大下姜”)成立,覆盖周边数十个行政村,开启以“美丽经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新征程。几年来,“大下姜”按照“跳出下姜、发展下姜”的思路,从“一处美”到“一片美”再到“全域美”,成为美丽乡村建设“领头羊”,走出一条山区县(乡村)先富帮后富、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富裕的新路子。2020年,“大下姜”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衢州市江山市埠头村美丽乡村建设以“桔”为媒,牵手杭州市“山海协作”,主打“红满桔香”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实现“景中有村,村中有景”,走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另一条新路径。
第三,农民增收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浙江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景宁县”)也是山区26县之一。为了坚持生态富民,推进乡村振兴,把当地的生态优势和畲族特色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成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引擎,景宁县化劣势为优势,利用其处于高海拔地区的特点,发展“海拔经济”,开发境内海拔600米以上的地区,生产生态精品农产品,精心打造出“景宁600”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目前,景宁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总体格局,着力培育“名、特、优、新”优质生态精品农产品,加快农产品向旅游地商品转化,让农产品变成方便携带的商品,让农场“化身”旅游地商品购物点,让游客“有的吃、有的拿”。景宁县还通过深化“山海协作”,组建“飞柜联盟”,打开新的销售市场,发展保底价、市场价相结合的“订单农业”,调配互补农产品资源和市场销售资源,开通“餐桌上的美食航线”,让“畲吃品”成为城里人餐桌上的一道“奢吃品”,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双增收。
积累宝贵实践经验
数十年来,浙江积极采取各类政策措施,发展域内经济,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成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城乡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
在实践目标方面,从脱贫攻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始终把“山海协作”工程作为主线之一,把重点落脚在乡村。从“山海协作”工程的探索到成为“八八战略”的重要抓手,从“两创”“两富”迈向“两美”,其目标都是支持欠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一样实现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美好。如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浙江正努力通过促进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补齐共同富裕的短板,以先行探索为全国探路。
在实践方式方面,浙江先后采用示范带动、行政引导以及行政与市场双向互动的方式,坚持“输血”“造血”“活血”并举。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方面,仅仅通过扶贫、财政支持等手段进行行政引导,可能使有关成果停留在“输血”层面,为了扎实推进、从根本上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依靠行政与市场的双向互动。在这方面,浙江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典范价值,也是浙江的实践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所在。“山海协作”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最终要落实到一项项具有创新性的举措上,落实到一个个务实的项目上,落实到山区26县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十四五”开局之后,浙江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奋力为“重要窗口”增添“三农”风景,努力成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农村改革拓路者、城乡融合先行者、乡村振兴排头兵。
在实践路径方面,浙江走过从政府导入、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到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路径,形成了“省级统筹、县市主体、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共同富裕强大合力。浙江在省级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在县级层面形成多个经济发达县协助一个山区县或者一个经济发达县协助多个山区县的协作关系,在各对口协作县之间构建包括各类园区、生产基地、大型农业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内的结对关系,在多方合力的共同作用下,浙江实践已见成效。在新时代赶考路上,浙江统筹全省一盘棋,立足自然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金华市委党校(金华市行政学院、金华市社会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