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A0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

◇刘吕红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揭露和批驳了西方民主的虚假性,蕴含和彰显了中国民主的特色性,突出了“全面性”“过程性”和“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

实现民主“全面性”特色。“全过程人民民主”运用全面而不片面、整体而不孤立的问题分析方法,批判和超越了西方的形式民主,实现民主的“全面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上更加系统科学的民主,克服了西方民主仅重视选举形式的弊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发展民主,与时俱进修改宪法党章中相关内容,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制度体系,丰富和拓展民主实践的具体方式,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只供富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形式,切实回应人民利益诉求,充分保障人民权利行使,深刻体现出民主的完整意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运作与执行科学合理的民主,克服了西方民主官僚形式主义严重的弊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从选举产生到运转执行全过程相互联系,是各个民主环节融会贯通的民主,从根本上突破了西方民主体制中对大问题避而不谈、对小问题谈而不干的官僚形式主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决策产生符合规律的民主,克服了西方民主决策实施形式化严重的弊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广泛征求意见,凝聚人民智慧、形成最大共识,从根源上解决“多数人的暴政”,确保民主决策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客观规律。

体现民主“过程性”亮色。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全过程人民民主”批判和超越了西方的抽象民主,注重体现共同意志,在过程中集合,体现民主的“过程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民主,克服了西方否认民主发展进程、固守“永恒真理”神话的弊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最新成果,既是对党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理论观点、体制机制、原则方法已有成果的继承发展,也是对西方民主“永恒真理”的批判超越,回答了时代民主之问,廓清了世界民主之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实际效用的民主,克服了西方采取空洞民主实践路径,掩盖“事实不平等”的弊端。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民主“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正意义体现在,它是能够解决人民实际问题的民主,不是只注重选举权利,而是保证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多方面权利的民主;不是在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而是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保障全体人民合法权益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坚持对立统一的民主,克服了西方否认民主与集中统一、鼓吹满足极端人权的弊端。“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民为邦本、人格平等、求同存异、天下为公等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追求民主的思想情怀。

彰显民主“人民性”本色。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全过程人民民主”批判和超越了西方的精英民主,坚持民主的“人民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意志的民主,克服了西方民主只服务少数人的弊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的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意志,保障的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克服了西方民主只崇尚资本逻辑的弊端。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民族较多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在新时代取得民主建设的一系列成就,就在于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答应、人民满意、人民支持的民主,是具有广泛真实性和显著优势性的民主,是符合时代需求的更高阶段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最大公约数的民主,克服了西方民主只反映和满足执政党自身需要的弊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将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方式。坚持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共同参政议政,坚持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持续完善,保持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及广大群众的良性互动,致力于汇聚建设“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