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传播研究的范式转型
◇马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在国家战略的现实影响下,与乡村相关的传播研究正在走出边缘位置,但仍受固有的思维逻辑以及研究范式主导。如何在新的语境中重新“发现”乡村,在新的城乡关系中重建有关乡村传播的研究,是迫切而重要的议题。在此,作为方法的乡村”成为传播研究的范式选择。超越城/乡、现代/传统等范畴并重建传播研究,是传播研究的必然选择。
成为问题的乡村传播研究
近代以来,西强我弱的国力对比使知识界普遍把西方社会作为赶超的基本范型,把“现代性”视为一套普遍的价值标准,形成西方与中国、现代与传统、先进与落后的二元文化对立。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家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但城乡的不平衡状况尚未解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观,从价值层面固化了现实的城乡二元体制,充分体现了城市中心主义的傲慢,也体现出对乡村生活的污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