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A02

哲学教育学交融的双向建构

◇本报记者  李晶

哲学和教育学在学术脉络上同宗同源,而今由于学科发展历程以及传统学科边界观念等因素,两者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发展态势。1月16日,首都师范大学以设立哲学与教育学双学位为契机,在线举办了“哲学—教育学学科交叉融合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实现两科融合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等功用展开探讨。

哲学教育学融合发展新方向

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孔子,还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人类早期的教师往往由思想家、哲学家担任。近代西方哲学家康德、赫尔巴特等人也对大学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陈嘉映表示,哲学与教育学的学科融合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学理基础。当今高校哲学研究往往高度理论化,而教育学却是注重实践的学科,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分歧,也正因如此,哲学与教育学的融合才显得意义重大。一方面,教育由于其对象的个体性,很难从总结规律的角度建立理论,而哲学的高度理论化恰好能够避免经验概括性理论所带来的刻板枷锁,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学者也能够从教育实践的具体语境中发现哲学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他强调,实现哲学与教育学学科的融合仍需要我们付出巨大努力,才能使两者在当今的学科背景下各自发挥优势,促进哲学和教育学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哲学最初来源于古人对日常生活的思考,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其研究方向却与现实渐行渐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刘梁剑认为,教育学为哲学的实践转向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向度,使哲学学者能够从育人角度构建理论,推动哲学自身更新。在哲学内容探究上,一方面要从学习哲学家观点转向学习哲学家思考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摆脱经院哲学的窠臼,重构哲学研究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只有从现实中提炼出问题,才能为推进哲学研究提供原动力。在哲学探究的方式方法上,目前高校以讲授为主,但源自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教学更强调平等与思辨性,为思想的深度流动和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或许是可以复兴的一种教育方式。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陈睿超提出,清谈和对话式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揭示真理,而是通过辩论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今天在高校哲学课上采用这类方法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哲学问题,但也要注意学生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如何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论辩话题和方式仍需探讨。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今高校对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回应。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朱晓宏基于对复合型人才专业素养的提升,分析了哲学和教育学的密切关系。哲学为教育研究提供根基性理论支持,而教育实践则为哲学专业的应用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她认为,哲学和教育学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备专业修养。任何专业的理论基础,其根基都在于拥有哲学的思考方式。以哲学之思追问教育领域的根本问题,让理论之思(反思态度)超越日常经验之思(自然态度),才能让学生拥有哲学的思考方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正确认识德性与知识的关系

哲学界对于德性与知识关系的探讨经久不衰,而美德是否是可以教授的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陈勇梳理了西方哲学中对于德性与知识关系的历史观点,提出在西方的哲学传统中,哲学家并不教授知识,而是扮演着提醒公民重视灵魂和美德教育者的角色,因为德性是无法传授的,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詹文杰则认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德性的概念区分为两类:基于正确意见之上的俗常的德性和基于真正知识之上的真正的德性。前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无法教授;而后者是洞见世界和人生最高本源的哲学智慧,可以授之于人。但即便德性在某种意义上是可教的,教育仍然不是无所不能的,教育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一方面取决于教育对象的天赋。只有优秀的人才能接受最高等的辩证法教育,成为明理、讲理之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尹景旺表示,美德的内容以及其是否可教的评价标准在每个时代和文化体系中都不尽相同,在当今学科交融的背景下,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让我们更加注重哲学、教育学与心理学、脑科学等其他学科的互动,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科体系。

知识和德性的关系,不光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学的根本问题,在一线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学者们认为,通过学科融合在两者联系的中间地带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建立专业规范标准以及组织学生阅读经典等都是有益的尝试。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葛四友以武汉大学哲学院现代哲学国际班建设为例,阐述了对哲学教育从知识记忆到思维能力训练的转型探索过程,认为高校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哲学分析和思考能力,锻炼学生运用哲学思维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

哲学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面向青少年的哲学教育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青少年哲学教育影响年轻人的价值观形成,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刘梁剑认为,在青少年哲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个探究共同体,教师要从讲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青少年天然的好奇心将其哲学思考引向深入。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发现日常生活背后的丰富性和多面性,培养其对哲学思考的兴趣。

在中学阶段,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是教育的主要目标,哲学教育的目标也应与此相匹配。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叶峰认为,独立思考能力,尤其是对社会伦理、社会规则等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对逻辑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则可以为其未来的教育和工作能力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在具体实践层面,由于中学生大多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得到哲学启蒙,学者们认为,中学的“大语文建设”以及相关社团活动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中学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哲学知识储备而无法有效担当学生哲学启蒙“促进者”的困境,则为高校促进哲学与教育学学科融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双减”政策下,教育趋向回归育人的本质。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俊通过对华德福教育创始人、德国哲学家鲁道夫·施泰纳的人智学思想进行分析,提出施泰纳所有思想和实践的基础在于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施泰纳认为,教育不仅是被动地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是要确立生活的习惯和态度。强调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努力来获得知识,而不是屈服于外部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