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A07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意蕴

◇贺武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国当下所形成的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从属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现代化,是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破解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以及推动物质与精神共富的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超越奋进的过程。教育现代化是在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与超越中不断前进的。在西方,教育现代化伴随文艺复兴对中世纪教育的祛魅、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公共教育运动等一系列事件而产生发展。我国是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教育现代化起步也较晚。与经济现代化一样,教育现代化也始终是一个不断演变和进步的过程,对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是一个不断向新的教育发展目标前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对后起国家和地区来说是一个不断赶超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的过程。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认识与追求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现代化掀起了一次次奋进的浪潮:教育普及化、大众化、公平化、均衡化、国际化、信息化、个性化、多元化、终身化,等等。我国教育现代化不同于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受教育的教育现代化,而是2.91亿人规模在校生的教育现代化,这就决定了它在逐梦和实现上述诸多“化”的过程中必然与“世”不同。共同富裕背景下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然要在克服和解决中国教育主要矛盾中勇毅前行,在努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过程中,致力于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不断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努力消除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三大差距,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