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3版:院内专刊3

“两个结合”推动新时代哲学创新

本报讯  1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的“‘两个结合’与新时代的哲学创新”青年学者研讨会在线举行。会议旨在深入探讨“两个结合”所包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对新时代哲学创新的重要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致开幕词。他表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从哲学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开幕式由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冯颜利主持。

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十余位青年学者作学术报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党的文献》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高长武从“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哲学三问的视角切入,从中国共产党是谁即历史角色和身份定位是什么、从哪里来即过去已经做了什么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到哪里去即未来还要做什么和怎样继续成功三个层面,分析了“第二个结合”的深刻意涵。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怀涛认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必要举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探索“两创”的现实路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中国传统文化教研室主任李勇刚表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需要抵制“全盘西化论”、文化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立场。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包大为表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反对“西方中心论”、苏俄教条主义等错误思潮,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龙涌霖结合“大一统”的政治观念,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理路,认为古代“大一统”观念的内在冲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真正得到解决。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表示,“两个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同思想文化资源的结合,哲学创新要面向时代、面向问题,突出原创性,进行理论体系构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副教授张城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新史观基于唯物史观,是以中国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以文明主体性为中心的历史观,并以此为基准激活伟大的中华文明,进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厚羿认为,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两个结合”的原因所在,马克思的哲学精神和思维方式对于哲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焦德明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可能路径。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张明认为,中华文化中普遍联系的宇宙观、和谐而非冲突的人生观、变化生生的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融通性。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焦佩锋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和儒家仁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两者虽有差异,但在追求人的安身立命上是一致的。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翔回溯了“大同”概念的内涵演变,认为大同思想为新时期构建良好国际秩序提供了价值支撑。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赵金刚表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做到坚定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实践,主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促进中华文明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乔茂林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支配现代发展理论的思维方式,即西方文明中心论、本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冲突论和资本逻辑主导论,为推动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周丹作会议总结。他表示,“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创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要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哲学的学术创新。

(窦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