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
持续优化升级
◇调研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
研究所副所长李晓壮调研团队
调研课题:北京“微民生”服务设施
布局情况
正月初四,前门大栅栏商业街区游人如织,洋溢着浓浓年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晓壮和调研组成员们徜徉其间,为推进‘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提升首都城市更新精细化水平”新课题进行实地走访。
实地社会调查研究是中国式社会学的灵魂。在李晓壮看来,实地社会调查研究中最核心的是一定要走出书斋,丢掉“掉书袋子”。因为,“真学问在下面”,要俯下身子“啃地皮”。他和团队一年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跑调研。今年春节对李晓壮来说也不例外。尽管春节是全国人民欢聚团圆的佳节,但为捕捉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这个关键时点的关键“变量”,学者们克服困难,投身调研工作。
“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作为一个新概念,还没有准确定义。李晓壮团队认为,它具有一般标准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设施特征,能够实现填补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以满足居民群众对基本、品质、个性化生活服务便利性需要。在他们看来,“推进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提升首都城市更新精细化水平”这项课题考虑的常量”是“微民生”这些服务设施新建改建扩建的物理性、实体性、空间性以及在地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特征因素等,同时需要考虑“后疫情时代”这个关键变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老百姓对身边“微民生”服务设施实际的需求,都会在春节这个时间点体现出更多的社会性。
新春假期,李晓壮与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访谈等方式调研考察了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典型“劲松模式”、老旧街区更新典型前门大栅栏、“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补短板重要“微民生”项目“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等成功案例,见证北京城市更新进展。
通过调研,李晓壮等人发现,劲松模式”撬动社会资本,通过专业化改造服务使老旧小区换新颜,极大地增进了老百姓民生福祉,提高了生活品质。居民王新民说:“以前我们小区老破旧,现在小区硬件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小区居民宜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房子也升值了,居民心情也都好了。”
在前门大栅栏,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在发掘历史文化内涵、继承传统营城思想、尊重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创新让传统商业文化焕发新活力。一位来自南京的游客说:“早前来过大栅栏,当时感觉小商小贩小店特多、比较乱,印象不好。在电视上看到大栅栏改造了,这回发现变化很大,恢复了历史街区原貌,同时又彰显现代商圈的繁荣,感觉大不一样。”
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紧紧围绕文化为城市赋能主题,形成了“回天”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有市民说,“政府做的项目也很有设计感,而且越来越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文化渗入社区,渗入日常生活,是一种福音”。不仅如此,课题组还对“微民生”服务设施更新存量,如通州区玉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垡头街道社区综合体、天北街道桥下空间、天北消防站等进行实地调研,评估“微民生”服务设施更新意向。
春节休假期间,团队电话访谈了社区、街道以及相关委办局的负责同志。垡头街道双合社区书记郑树丽对李晓壮表示,原本很好的社区服务空间却因为资金问题搁浅,希望可以尽快改变现状,早点回应群众诉求、服务民生。北京市发改委社会处副处长杨丽说,希望发改委主抓的这项“微民生”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早谋划、早布局、早落点,干成几个试点项目,起到以点带面示范效应。通过访谈,调研团队感受到基层老百姓提升生活品质的心声,也感受到相关部门干事的决心和渴望。
通过多种方式的调研,李晓壮和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推动“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是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随着首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老百姓身边的“微民生”服务设施老化、功能衰退、数量短缺等问题,亟须创新城市更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营”的更新模式,推动微民生微改革,建立“微民生”服务设施建设机制。
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市两会上,由李晓壮团队提供的“关于布局‘微民生’服务设施修补 提升公共服务便利性的提案”成为北京市政协立案提案。团队每一位成员都为之兴奋,感受到为人民做学问的价值。
(本报记者 张译心/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