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宗一:
从人到心灵的文学审美
◇张铁荣
宁宗一先生对于文学理论问题追根寻源且孜孜不倦,其新著《建构审美化的心灵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22年9月版)集结了四十多篇佳作,分为上下两编,是他潜心研究中国文学史、小说戏曲美学七十余载的成果结晶。
毫无疑问,文学的关注点是人,文学内容应该是表现、激励、抚慰人的心灵。宗一先生在对理论概念的认证上是个非常较真儿的人,他认为关于文学与心灵的关系,历来的研究文章都没有说透,而专门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他努力建构心灵美学,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小说戏曲美学的研究造诣深厚,也是中国文学研究史上首位从美学角度研究《金瓶梅》的学者。早在四十多年前,他就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他说:“不妨把文学史作为审美化心史(心灵史)来研究。”这个概念的提出绝非空穴来风。他是从古今中外作家的经典文本出发,发现这些先哲时常把自己的著述直接称之为“心史”,因此受到启发,进而提出:“从有机整体的视角来观照,以经典文本为核心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审美化的心史。或曰:一部中国文学史叙述的就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一部人民的心灵史、一部知识精英的心灵史。” 作为一个文学本位和文本主义的坚守者,这段话的提出,是有许多对于经典文本的研究实践做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