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A02

在实践中创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本报记者  刘越  段丹洁

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处理好与他国、与世界的关系已成为我国当前着重关注与解决的课题。作为研究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世界关系的一门学科,国际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日益凸现重要价值。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理论知识体系,需要立足本国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回答时代之问,将丰富的国际关系实践上升为有效的理论化表达。

理论创新成果日益显现

 

进入新时代,我国国际关系学界积极探索,在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理论知识体系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如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阎学通提出的道义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赵汀阳提出的天下制度体系、外交学院原院长秦亚青提出的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等,成为覆盖多个视角、多种研究方法的国际关系理论重要标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袁正清表示,尽管这些理论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理解各有侧重,视角和路径也不尽相同,但都构成了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重要内容。其共同特点是立足学科前沿,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总结中国当下参与世界发展的实践,凝练出具有世界价值的概念,建立起完整的逻辑体系,有力推动了中国国际关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魏玲认为,十年来,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探索中,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不仅在理论构建上取得了创新性突破,而且实现了学术与政策、理论与实践更为紧密的结合。一方面,许多学者基于我国近年来参与全球治理、地区合作、国际制度建设等创新性实践进行大量实证研究,在中观理论层次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术争鸣,有力推动了多边主义、和平发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中国经验的理论化。另一方面,当前的理论建构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立足我国处于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国际关系学科作为与现实问题紧密相连的学科,其理论建构更多的是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对国家政策也起到了一定的智力支持作用。

在研究方法创新上,国际关系学科在跨学科领域也取得了许多突破。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谈道,近年来,学者们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心理学、国际政治语言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国际关系与历史等研究领域产出了不少标识性成果,从经济学、心理学、语言学、国际法、历史学等学科借鉴核心概念、核心理论或研究视角,对国际关系进行全新解读,有力推动了国际关系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找准学科发展创新目标

 

国际关系学科作为深度探究现实问题、回答现实问题的学科,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与现实导向,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理论知识体系更要立足新征程找准学科发展目标,方能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之问,助力民族复兴。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张振江表示,中国的国际关系实践值得深入挖掘,这在学术意义上可以补充、修正和建构真正的全球范围的国际关系研究,在现实意义上可以为构建更和谐、更公正的全球秩序提供政策建议和中国方案。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袁正清认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理论知识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来说,一是要围绕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系统研究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方针政策,阐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彰显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特色。二是加强对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从世界和全球角度重新审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图谱,以更宽广的视野打破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迷思。三是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丰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多样性,在交汇地带开拓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新生长点和新方向。

“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创新理论,这正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与构建的基本遵循。”孙吉胜表示,这些创新的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实践,也要能够解释其他国家的实践,解决其他国家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彰显其普遍意义,这些理论也才可以转化为世界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她谈道,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在不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处事之道,提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和主张。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尤其是中国的对外交往经验,这正是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理论知识体系的现实基础。同时,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也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学术影响力、学术话语权和国家软实力,为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

强化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

 

“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理论知识体系,首先需要提高研究质量。”孙吉胜表示,研究质量是奠定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是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关键。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既要基于中国文化、中国实践提出新概念,更要善于从中国实践中凝练出系统性、规律性的内容,并将其理论化,这都与研究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

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要继续立足本土经验,同时兼具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在张振江看来,“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就是指研究者要直面当今世界和中国面临的问题与难题,“立足本土经验”说的是对中国国际关系的过去和现在进行系统发掘与研究;根本目的是全方位总结和梳理中国的经验和特点,找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共性,将中国的经验传播出去,并和世界进行有效对话,让其他国家充分了解我们的知识和理论,构建更加和谐与公正的全球秩序。

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理论知识体系,需要一代代学人持续努力。魏玲表示,具体而言,需要从三个方向进行探索,不断突破。一是学科融合与交叉创新。国际关系理论的几次大发展都是借鉴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实现了理论创新与突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能够为国际关系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启发。二是持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库。中国哲学思想、文化理念和社会实践,塑造了中国的世界观和中国参与国际互动的行为模式,需要我们去发现这些潜藏的底层逻辑和深层次的结构,建立相应的理论体系。三是扎扎实实做调研,通过对文献和档案的深度解读以及调查了解,还原出更多细节,展现更加真实、立体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