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本版标题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提供镜鉴
    ——多国学者高度评价中国现代化之路

  • 《理解中国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 女性和青年参与有利于社区治理

  • 新冠疫情加剧欧洲城市人口负增长

  • 从跨学科视角理解数字技术增益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提供镜鉴
    ——多国学者高度评价中国现代化之路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提供镜鉴
    ——多国学者高度评价中国现代化之路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提供镜鉴
    ——多国学者高度评价中国现代化之路

  • 《理解中国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提供镜鉴
——多国学者高度评价中国现代化之路

◇本报记者  白乐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地缘冲突、政治博弈、能源危机等多重风险并存,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以创新发展有效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世界,受到各国高度关注。2023年正逢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中国新发展的“关键词”,更是国际社会和国际学界广泛讨论的“新热词”。

在中国两会召开期间,国际学者聚焦两会释放的积极信号,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走向。为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的突出贡献及其世界意义,本报记者采访了委内瑞拉洛斯安第斯大学亚非研究中心教授、研究员诺伯特·莫利纳·梅迪那(Norbert Molina Medina)、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班恩·纳嘎拉(Bunn Nagara)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恩里克·杜塞尔·彼得斯(Enrique Dussel Peters)三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