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本版标题
  • 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中国路径

  • 中东欧地区国家特性及研究路径融合

  • 新安全格局推进国际安全理论创新

· ·

中东欧地区国家特性及研究路径融合

◇高歌

中东欧地区的特质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多样性、多变性及依赖性。

地区国家特性

一是多样性。中东欧地区各国国家规模不一,领土面积最大的波兰是领土面积最小的黑山的23倍多,人口则是黑山的61倍多。在民族构成方面,中东欧地区民族多属于西斯拉夫人或南部斯拉夫人,同时也有匈牙利族、罗马尼亚族和阿尔巴尼亚族等不属于斯拉夫人范畴的民族。中东欧地区国家转型同样呈现多样性,根据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评估,捷克在2007年底达到转型先进国家标准,其他国家至今与标准的可持续市场经济仍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在“回归欧洲”进度方面,目前,中东欧16国中有14个北约成员国、11个欧盟成员国、9个申根区国家和6个欧元区国家。

二是多变性。中东欧地区国家的发展道路多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中东欧地区出现7个独立国家。20世纪20年代初,在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相继覆亡后,7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自此以后,中东欧地区国家的发展道路发生了三次重大转折,“中东欧”概念的外延也随之变化。二战结束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转向人民民主道路。冷战开始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中东欧7国变成了东欧8国,除南斯拉夫独创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外,其他7国均接受了苏联模式。随着东欧剧变,中东欧地区国家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实现了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六,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东欧8国变成了中东欧13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