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工作角色定位演变与经验
◇梁文晓
回首近代历史,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救国方案轮番实施,但都未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直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彻底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百余年来,在助力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挽救民族的因素中,宣传思想工作可以说居功至伟。
指引人民掌握真理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通过宣传思想工作,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亮明了观点和意图、宗旨和使命,传播了马列主义和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引导人民科学认识解放之路,凝聚共识和汇聚力量,唤醒人民的自觉和磅礴伟力。自此,才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征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先进理论不会在工人中自发产生。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了这点。中国共产党诞生前,许多仁人志士已在奔走呼号、抛头颅洒热血,其心也诚,其情也切,然而,所有行动最后都归于失败。这些失败,自然不都是没有进行宣传思想工作的缘故,但归根究底,与宣传思想工作的低效或无效密切相关:或是所宣传的并非先进的理论,理论的智慧和力量无法满足革命的要求,或是宣传思想工作不契合人民所需,无法点燃人民的革命热情,因而都无法真正唤醒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