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
◇薛中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不仅可以引领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更能为物质文明的进步注入精神动力,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从而共同服务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各项具体工作。
实现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马克思主义具有毋庸置疑的指导地位,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工作的根本制度,必须坚持,唯有如此,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为人民的美好精神生活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奥秘,是我们兴党兴国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不动摇,把握人类社会运行的“脉搏”,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用实践去检验真理。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文化的对话、融合与创新,深深扎根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方法,让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照进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中国人民的自觉遵循。更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结合时代特色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增强其思想穿透力和理论说服力,让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为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发展指明方向,使之能够共同发力于实现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