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A09

新时期戏曲学术研究的热点

◇朱恒夫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戏曲研究可谓热潮澎湃,逐浪相高,4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可能超过80年代之前的宋、元、明、清、民国与新中国成立之后30年的总和。研究的课题除了一般的戏曲史、戏曲音乐、戏曲表演、戏曲舞美、戏曲导演、戏曲管理等,还不时地出现新的热点,研究的面更广,发现的文献更多,提出的论说更为丰富。以热点来说,至少有下列八个。

一是目连戏。《目连救母》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著录的一个戏曲剧目,也可能是戏曲形成之初的剧目。之后,它与宗教祭祀、祈祷民俗相结合,不断地完善,成了常演不衰的骨子戏。在弋阳腔兴起之后,它负载着这一声腔到处传播,并使弋阳腔在异地扎根,衍生出青阳腔、徽腔、湘剧、祁剧、辰河戏、川剧、绍剧、岳西高腔、瑞安高腔等系列的高腔剧种,它被这些剧种称之为“戏祖”或“戏娘”。在一些地方,目连戏被称为“平安大戏”,一些村庄或每年演一次,或两三年演一次。由于演出的需求量大,以致许多村庄的男女老少组成若干个目连戏班,以演出目连戏为业,进而使得目连戏成为一个戏曲剧种,如“高淳阳腔目连戏”。目连戏在20世纪初就受到了钱南扬、周作人、胡朴安等人的关注,但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进入新时期之后,在思想解放的社会背景下,目连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仅大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就举办了十多次,研究的论著则有数百篇(部)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