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仰韶时代
◇赵春青 高范翔
仰韶文化是中国命名的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时代是继裴李岗时代之后的又一段惊心动魄的史前时代。经过几代考古学人的不懈努力钻研,目前基本上搞清楚了仰韶时代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前2900年,这一时期正处于中国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学界对仰韶时代的环境背景、生计方式、聚落形态、文化关系、社会性质等,都有了较深入的探索。可以说,仰韶文化和仰韶时代是中国史前社会研究最为深入的时段,代表着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的水平。不过,关于仰韶时代的具体起止年代、分布范围、文化类型的划分,仰韶时代究竟划分为几大阶段、从哪个阶段开始进入中国文明的起源阶段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学术界没有定论。基于此,笔者就仰韶时代的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时空范围
仰韶文化分布面积庞大,按照仰韶文化鼎盛时期即庙底沟期的分布范围来看,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东北达辽西地区、东与山东境内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相接,东南到太湖流域崧泽文化的西北部,南部与大溪文化接壤,西南深入四川省西北部,西与马家窑文化接壤。东西南北、纵横数千里,是史前中国面积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考古学文化。环绕仰韶文化的诸支考古学文化,计有仰韶文化东边的大汶口文化、西边的马家窑文化、南边的大溪文化、东南边的崧泽文化等,共同构成中国考古学上的仰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