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A03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路径

◇左灿

数字化时代,网络素养一直是中外学者普遍关注的议题。尤其是自2020年以来,在线教育成为多数大中小学生的共同经历,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大幅增加了网络使用,也暴露出网络沉迷、网络霸凌、网络社交失范等各种问题,显露出提升网络素养的迫切性。

从技能到文化:普及网络素养认知

网络素养的概念由媒介素养延伸而来,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较早提出网络素养概念的是美国学者麦克库劳(C.R.McClure)。在20世纪90年代 ,面对信息化社会的冲击,他指出图书馆等机构应在提升网络素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里的网络素养,即识别、访问并使用信息网络中电子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网络素养不应仅仅指对网络的使用能力,还应关注与网络相关的文化与社会,应具备批判性的思维,对身处的媒介环境有一定的判断。具体到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有学者指出,网络为孩子提供了多元的媒介内容,孩子的网络使用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得,还包括了自我表达、娱乐、人际交往等,是孩子认识社会的重要路径。网络素养应包含文化和批判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