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3版:院内专刊3

美国滥用出口管制行为
挑战国际秩序

 本报讯  10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主办的沙滩青年论坛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第十一场在北京举行,国际法研究所国别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王惠茹作题为“美国出口管制制度、趋势与中国应对”的学术报告。

国际法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孙南翔在论坛开讲前介绍,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议题。近年来,美国针对半导体、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实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这不仅对中国高科技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且损害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与稳定,破坏国际贸易秩序的健康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探讨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惠茹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口管制政策在物项范围、出口方式、管制方式上不断发生变化。尽管出口管制有其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但是一国实施出口管制的方式与限度应受到国际法规则的约束。然而,美国将出口管制作为维护霸权地位的工具。近年来,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呈现一系列新趋势、新特点。一是频繁调整对华出口管制政策,不断收紧出口管制清单范围,尤其针对关键技术和重点前沿技术持续加强防控力度。二是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范围扩大化、措施多元化、力度严苛化。三是美国与其盟友加强出口管制的协同执法,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高新技术供应链。四是建立外资安全审查机制,与出口管制机制相互配合。五是美国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