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碳”目标为引领 推动民族地区绿色发展
系统总结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与经验
第三届中国世界史研究高端论坛暨世界史视域中的
各国现代化历史与经验研讨会召开
推进中国近代史“三大体系”建设
第三届“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暨‘三大体系’建设青年学者论坛”举办
中外学者研讨中国式现代化与发展经验
首届海外中国历史研究前沿论坛举行
以“双碳”目标为引领 推动民族地区绿色发展
◇卓玛措 蒋尉(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双碳”目标既是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而提出的实质性承诺,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充分认识民族地区
“双碳”工作重要性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会议同时指出,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族地区大多处于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可再生能源和生态资源富集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前沿阵地。与此同时,民族地区产业基础及资金技术相对薄弱,有着承接产能、加快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东部沿海等较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技术上均有优势,但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和产业转型压力,与民族地区之间呈现出很强的互补关系和巨大的协同共赢潜力。因此,推动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双碳”领域协同发展,不仅具有现实依据,也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应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共同富裕—民族凝聚”路径,将“双碳”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抓手。